承德驴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用戶名
  • 密碼
  • 產品
供應
求購
公司
資訊
展會
評論訪談專題話題印搜動態
國內國際環保視頻產品導購
活動展會設備印品世界
行業動態企業動態營銷電子商務政策法規統計商機
印前印中印后包裝器材耗材油墨
膠印數碼標簽CTP紙箱創意絲印柔印其他
展會專題企業專題資訊專題技術專題
文化人物社會
展會預告會議預告展會資訊國內展會國際展會推薦展會
印刷包裝絲印
印刷包裝絲印
印刷包裝絲印
您當前位置: CPP114首頁> 新聞頻道> 國內> 正文
膠印油墨
膠印材料
絲印材料

宣紙曾獲世博會金牌 古宣紙價比黃金

2010-04-26 09:20 來源:東方早報 責編:涂運

摘要:
“有錢莫買金,多買江東紙,江東紙白如春云。”此話說的是宋人酷愛收藏宣紙。2008年,作為“文房四寶”之一的宣紙在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亮相,宣紙收藏風又興盛起來,一張古宣紙動輒賣價數千元,其價堪比黃金。

唐代畫家韓滉的《五牛圖》是現存最早的宣紙畫作


古宣廠廠長盧一葵(左)和書法家啟功

  【CPP114】訊:“有錢莫買金,多買江東紙,江東紙白如春云。”此話說的是宋人酷愛收藏宣紙。2008年,作為“文房四寶”之一的宣紙在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亮相,宣紙收藏風又興盛起來,一張古宣紙動輒賣價數千元,其價堪比黃金。

  宣紙“壽可千年”的品質,保證了它在中國傳統文化傳承中扮演的至尊角色。今年9月30日,中國宣紙入選《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目前,中科院研究生院科技史與科技考古系在安徽涇縣設立“傳統手工造紙研究基地”,試圖揭開涇縣宣紙“壽可千年”的秘密。

  最早的宣紙1200多歲

  宣紙的原產地是安徽省的涇縣,還包括附近的宣城、太平等地。古代,這些地區均屬宣州府管轄,所以這里生產的紙被稱為“宣紙”,也稱涇縣紙。

  “宣紙有易于保存、經久不脆、不會褪色等特點,故有‘紙壽千年’之譽。”宣城市文房四寶協會秘書長王云龍介紹。據可考證的資料,我國現存最早的宣紙畫作是唐代畫家韓滉的《五牛圖》,距今已逾1200年,仍完好無損地保存在故宮博物院。

  宣紙始于隋唐以前。相傳東漢時宣州造紙工匠孔丹,是紙的發明者蔡倫的弟子。蔡倫去世后,留傳給他一幅畫像,但沒過多久,這幅畫像就變了顏色,還長了許多霉斑?椎な蛛y過,發誓要創造出一種不變色、不長霉、不老化的紙。

  有一次,孔丹偶然見到一棵古青檀樹橫臥溪上,經流水沖洗,樹皮腐爛變白,露出潔白的纖維。受此啟發,孔丹研制出宣紙。

  關于宣紙的發展,涇縣小嶺村還有另一種記載。據清乾隆年間重修《小嶺曹氏族譜》序言云:“宋末爭攘之際,烽燧四起,避亂忙忙。曹氏鐘公八世孫曹大三,由虬川遷涇,來到小嶺,分從十三宅,此系山陬,田地稀少,無法耕種,因貽蔡倫術為業,以維生計。”曹大三繼承了前人的造紙技術,經過實踐造出了潔白純凈的好紙。

  據《涇縣志》記載和專家考證,小嶺周坑的曹義發云記、賀記等紙號早在清光緒三年(1877年)就具有相當大的生產規模,其后又衍生出曹義發鴻記、生記、和記等宣紙名紙號,紙品享譽海內外。清朝宣統年間“鴻記”牌宣紙曾在南洋國際勸業會上獲得“超等文憑獎”。1915年,“桃記”牌宣紙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獲得金獎。

  截至目前,安徽涇縣共有宣紙、書畫紙加工企業200多家,其中宣紙生產企業10多家,從業人員5萬多人,年產宣紙、書畫紙6000多噸,年創銷售收入5億元,占全國書畫用紙的60%以上,是全國最大的手工紙生產基地。

  古法造紙需近兩年

  在文化傳承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古宣紙,在去年的北京奧運會上獲得了一個重要的展示機會。

  當奧運會開幕式進行到第25分16秒時,鳥巢背景大屏幕切入筆墨紙硯短片,向世界展示“文房四寶”的制作技藝和無窮魅力。

  短片中播放的宣紙古法制作技藝的場景,包括碓房、撈紙、曬紙、“古藝宣紙”展示等,長近30秒。短片畫面唯美靜謐、大氣磅礴,極具震撼力和沖擊力。

宣紙制造工藝中的撈紙工序

  短片僅有30秒,但事實上,宣紙制作異常繁復。“從原料采集到成品紙出來,中間要經歷皮料制作、草料制作、配料以及撈、壓、焙、剪等上百道工序,幾乎需要用一年的時間。” 中國宣紙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邢春榮介紹。

  而對“復活”古宣紙制作的千年古宣廠廠長盧一葵而言,這一生產流程更為復雜。按古法手工生產宣紙需耗時18至24個月,歷經18道工序、138個手工操作過程。

  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涇縣絕大多數宣紙企業都已采用化學手段生產宣紙。為了復原宣紙古法工藝,盧一葵從2000年起開始艱難創業歷程。他設法找到涇縣小嶺曹氏的唯一傳人,請教古法生產工序和流程,并組織工人試生產。為此,盧一葵投入當時手頭所有的幾十萬元現金,甚至變賣了賓館、住宅及其他股份,借房居住。

  2004年,盧一葵帶著花費了近四年心血“搶救”出來的宣紙到北京拜會書法家啟功先生,啟功先生試用后說:“我已40多年沒用過這樣的好紙了!能恢復此紙的生產是中國和世界文化藝術界功德無量的一件大事!”他為盧一葵題寫了八個字:千年古宣,功德無量。

  與此同時,涇縣一些采用現代工藝的宣紙企業也相繼啟動宣紙古法生產技藝的研制,恢復或半恢復古法生產工序和流程。

  專家設基地研究宣紙

  奧運會之后,安徽涇縣的宣紙文化特色旅游一時非;馃幔埰髽I也接到了更多的訂單。規模不大的千年古宣廠廠長盧一葵,僅今年9月中旬赴日本參加一場文化交流會,就簽下了300多萬元訂單。

  2008年開始,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方曉陽所在的中科院研究生院科技史與科技考古系在安徽涇縣設立“傳統手工造紙研究基地”,專門從事有關宣紙的三個方面研究:造紙工藝過程對紙張質量影響,研制麻紙、桑皮紙等一些失傳紙張,以及研制專為供應紙質文物修復使用的特殊紙張。

  方曉陽發現,傳統的宣紙生產工藝中,通常用石灰對原材料進行發酵、蒸煮、提純植物纖維素,并利用陽光漂白,這種方法比較溫和,不傷害宣紙的纖維素;而現代工業手段是用化學的方法,即用燒堿、硫代硫酸鈉等提純植物纖維素,并用含氯化合物進行漂白,對紙張的纖維素有一定傷害。

  專家們還發現,不僅生產技藝,生產宣紙用的原料、甚至水源等都對宣紙的質量有至關重要的影響。
 

  
  宣紙制造工藝中的撿紙工序

  2008年,國家質檢總局公布了《宣紙國家標準》,規定“采用產自安徽省涇縣境內及周邊地區的青檀皮和沙田稻草,不摻雜其他原材料,并利用涇縣獨有的山泉水,按照傳統工藝經過特殊的傳統工藝配方”生產出的高級藝術用紙,才是宣紙。

  “安徽涇縣的宣紙究竟為何能有如此好的質量,能有如此長的壽命,我們也還在研究。”方曉陽表示。

  宣紙的發展是“好事多磨”?

  宣紙誕生后,其發展不是一帆風順的。唐書畫評論家張彥遠在其所著的《歷代名畫記》中說:“好事家宜置宣紙百幅,用法蠟之,以備摹寫。”這說明唐代已把宣紙用于書畫了。另據《舊唐書》記載,天寶二年(743年),江西、四川、皖南、浙東都產紙進貢,而宣城郡紙尤為精美,在當時已冠于各地。南唐后主李煜親自監制的“澄心堂”紙,就是宣紙中的珍品,史書贊譽它“膚如卵膜,堅潔如玉,細薄光潤,冠于一時”。

  宋朝時,文化傳播媒介簡化之后,宣紙需求大增,宣州所產宣紙供不應求。熙寧七年(公元1074年)六月朝廷“詔降宣紙式下杭州,歲選五萬番”。但由于受自然條件等原因限制,宣紙未能持續發展。少量的涇縣宣紙為文人所索求。

  宋時的涇縣已屬江南東路的寧國府管轄。涇縣小嶺曹氏一族,逐漸發展成宣紙工業中的佼佼者,并曾一度壟斷了宣紙生產經營。

  元代南北統一后,經濟文化有所發展,尤以倪元林、王蒙等山水畫派沖破傳統宮廷畫法的桎梏,提倡山水寫意和潑墨豪放的技法。宣紙為此畫法提供了廣闊的發揮空間,因此被重視起來,加上工藝的成熟,宣紙生產有了長足的進步。

  明代、清代涇縣宣紙生產發展迅速。縣東漕溪有汪六吉等大戶,生產頗具規模;縣西小嶺曹氏世家,生產日益繁榮!缎X曹氏族譜》詳盡記述了當時涇縣小嶺造紙業的繁盛。其時小嶺十三坑,處處建棚(廠)造紙,小嶺一隅已無法容納,于是很多棚戶(廠家)向外發展,遍及全縣所有宜造宣紙的地方。

  但好景不長,咸豐年間,清軍與太平軍在涇縣一帶輾轉征戰10余年,紙槽大部分被毀壞,原料基地荒蕪,同治后宣紙業復蘇,直到抗日戰爭爆發前,涇縣宣紙業經歷了由恢復到發展而繁榮鼎盛的時期。在此期間的1915年,涇縣小嶺村的“桃記”牌宣紙在巴拿馬世博會上獲得金牌。
  
  【世博會榮譽榜】:宣紙

  宣紙因原產于宣州府(包括現在的安徽省涇縣、宣城、太平等地)而得名。宣紙“千年不腐”,被廣泛用于古代書寫和繪畫。在1915年巴拿馬世博會上,涇縣小嶺村的“桃記”牌宣紙獲金牌。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新聞:

  
宣紙譜寫“五彩”新篇
  
巨型宣紙要申報吉尼斯世界記錄
  
國畫絲印中的宣紙處理及印料配方

分享到: 下一篇:倡導“低碳”買保險將不需要紙保單
  • 【我要印】印刷廠與需方印務對接,海量印刷訂單供您任意選擇。
  • 【cpp114】印刷機械、零配件供求信息對接,讓客戶方便找到您。
  • 【我的耗材】采購低于市場價5%-20%的印刷耗材,為您節省成本。
  • 【印東印西】全國領先的印刷品網上采購商城,讓印刷不花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