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驴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用戶名
  • 密碼
  • 產品
供應
求購
公司
資訊
展會
評論訪談專題話題印搜動態
國內國際環保視頻產品導購
活動展會設備印品世界
行業動態企業動態營銷電子商務政策法規統計商機
印前印中印后包裝器材耗材油墨
膠印數碼標簽CTP紙箱創意絲印柔印其他
展會專題企業專題資訊專題技術專題
文化人物社會
展會預告會議預告展會資訊國內展會國際展會推薦展會
印刷包裝絲印
印刷包裝絲印
印刷包裝絲印
您當前位置: CPP114首頁> 新聞頻道> 國內> 正文

報紙應該怎么活下去?

2010-03-29 00:00 來源:華夏時報 責編:Quincy

  【CPP114】訊:數字化時代,報紙應該怎么活下去?這是一個問得不是很清楚的問題。到底是一張新聞紙的形式如何延續,還是紙張背后的新聞從業人員怎么謀生呢?但不管哪個問題,你都可以認定為全是互聯網惹的禍。

  “新聞業不會因為數字化時代的到來而消亡,反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希望,但優質的內容不會是免費的。”新聞集團的默多克現在說這句話,更像是在給自己打氣。

  不過,有一個人要比默多克想得更清楚,更明白,尤其是想在好多年前,行動在好多年以前,他就是布隆伯格。沒錯,這位紐約市的市長先生,剛剛繼續競選連任;沒錯,是他一手創辦了那個叫做彭博的公司,其實還是布隆伯格,譯法不同而已。

  《我是布隆伯格》一書第1版出在1997年,第2版出在2001年,那年9·11之后布隆伯格接替朱利安尼成為了紐約市的市長,這是他一輩子的城市,在所羅門公司他歷練成為成功的投行人士,在彭博他創造了一個金融信息服務集團,在市長位置上他一坐就到了2010年,當然,他的任期還將繼續。

  我們目前看到的《我是布隆伯格》這本中文自傳是該書的2001年版本,講述了2001年之前布隆伯格先生的生意與生活,內容豐富,各取所需。但是,如果你有心將書中他關于傳媒業發展趨勢的思考,以及他在彭博的企業實踐結合起來,就可以找到回答開始那個問題的幾條線索:數字化時代,報紙究竟應該怎么活下去?

  記住,這里沒有最終答案,有的只是線索。

  笨蛋,重要的是內容

  首先需要聲明的是,布隆伯格的確是回答這個問題的權威。

  在他的企業王國中,他嘗試了所有的媒介。彭博的新聞發在數百家報紙上,出版兩份雜志、三份行業簡訊,還有一系列圖書;彭博有網絡實時新聞報道,有通過電話提供的免費金融信息聲訊服務,在火車站和大廈外墻的電子公告牌上還有不斷更新的市場報道;彭博還用多種語言、多種形式為全世界制作電視節目;最重要的是彭博終端機,一個把全球的商業、金融和投資專業人士聯系在一起的設備。

  需要說明的是,以上數據只更新到2001年,2010年的彭博則是一個大得多的企業,一個在金融危機中還不斷掙錢的企業。布隆伯格為什么要搞那么多的媒體?直到2010年,這些媒體生意都還在運營著,并非網絡時代只留一家彭博網站就OK了,要知道,彭博還剛剛收購了老牌商業雜志《商業周刊》。

  在信息與媒介的關系上,布隆伯格是一個不認同大師的人。在傳播學領域里,曾經的大師叫做麥克盧漢,就是他提出了那個著名的“地球村”概念。麥克盧漢認為,媒介就是訊息,因為傳播設備本身比它所要傳播的內容和觀點更重要。當時的麥克盧漢認為電視會消滅廣播和報紙,而今天的“麥克盧漢”則會認為網絡會取代一切。

  與麥克盧漢不同,布隆伯格的看法是,信息就是信息:表現形式的確很重要,但實質內容高于一切。“如果沒有漂亮的式樣或浮華的裝飾,你可能需要花費很長時間才能讓你的新聞報道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然而,在吸引到人們的注意力之后,你只有憑真本事才更有可能生存下去并最終獲勝。”

  布隆伯格的生意采用了可以采用的所有傳播媒介,但這本身并不是他的目標,這些只是手段。他的目的,是通過一切可以使用的手段,傳播他希望傳播的內容,技術會不斷革新傳播形式,但是產品是內容。

  那些因為“網絡非法轉載”而沮喪的紙媒的編輯記者們可以因為布隆伯格的一句話深受鼓舞:“從長期來看,分析深刻、文筆精彩、及時準確的新聞報道才是人們所需要的。”

  我們會發現,尤其在互聯網時代,越專業的記者越能發現獨家新聞,越跑腿的人越能發現鮮活的東西。好的稿件都是跑出來的,“互聯網時代給整理資料帶來了好處,但也毀了一代好記者。”原因在于信息太容易搜集,太容易流于表面,記者開始習慣打電話,習慣空對空。除了腿腳勤快,勤于思考也有它的價值。用布隆伯格的話說:傳播方式變化迅速,但是伴隨著文化的進步,內容的演變比較緩慢,富有創造力的人越來越寶貴。

  “真正能夠讓人們感覺舒服的,是新聞內容所傳達的訊息,而不是傳播媒介。”

  誰為你買單?

  如果重要的是內容,而非傳播形式,關于報紙未來的下一個問題就是:誰會為內容買單。如果一切優質的內容都可以被網絡免費吸取,誰還會非得買一份報紙不可?傳統媒體看到了網絡的強勢,紛紛走上了一條上網的道路。

  讓報紙上網就一切OK了,或者電子報,或者手機報?蘋果手機正式登陸中國大半年來,國內的紙媒已經開始一窩蜂地“上蘋果”了。這樣真能解決問題嗎,難道一網就靈?至少默多克發現沒有,他在買下《華爾街日報》后,相反是讓日報的網絡版免費了。最近,他又再忙活著跟谷歌較勁,因為谷歌太容易幫助人在網上免費搜索到所需的新聞信息了。

  其實,早在10年前,布隆伯格就想清楚了一個問題,“無論采用何種傳播媒介,大多數以電子方式出售信息的公司想要獲得利潤都很難。”原因很簡單,亞當·斯密的供給需求原理在發威。

  我們在報紙上看到的新聞報道千篇一律,同時,我們還可以輕松地從大多數網站上同時看到這些內容;ヂ摼W時代,現實情況是信息垃圾過多,而有價值的信息稀缺,在這個時代所有做紙媒的人都忘記了自己應該做什么,是跑腿而不是抄襲,剩下的只有抱怨。

  “沒有獨特性就意味著供給過多,沒有必需性就意味著需求較少。供給多而需求少就意味著低價格。”

  為此,布隆伯格列舉了一例,很適合于解釋目前國內衛視節目的競爭狀況。他說,大多數電視節目都是以前成功節目的翻版,大多數娛樂節目只是比其他節目或根本沒有節目稍微好一點而已。既然娛樂的定義是不錯但不必需,如果沒有重大的附加價值,觀眾很容易就會找到別的替代選擇:讀書、看別的節目,或者干脆上床睡覺。

  但是,如果電視直播的是一場“泰森對霍利菲爾德的拳王爭霸賽”呢?這種節目直播之后還會按照收看次數繼續計費,那些真正的體育迷們是不會在乎多掏幾次錢的。收費的前提是,你一定要有別人沒有但又非要不可的東西。

  任何突發新聞報道都是這樣的東西,任何有價值的深度調查報道也是,如果你在網絡上看到了這樣的一則內容,點擊開來卻發現只有一點網絡摘要而已,你會毫不猶豫地到報攤上買一份報紙或雜志,不是嗎?前提還是,它真的是你需要的,而其他人又無法替代的東西。

  什么樣的人最不在乎花錢獲得有價值的信息?當然是投資人士對金融信息的需求。布隆伯格就是抓住了這一點,他的公司以每個月上千美元收取信息費用,還是能夠保持增長,沒有人能替代,或者說至少目前沒有人做得更好。

  所以,在中國,小超人李澤楷想做的是一家中國的彭博,而不是做一家中國的《華爾街日報》,有意思的是,與此同時,中國所有的財經類報紙都還在做夢,夢一個中國的《華爾街日報》出來。

  未來的報紙

  重要的是內容,能夠收費的內容是獨家的內容,包括獨家的思想。如果這兩點成立,你管它今后的報紙會是怎么一個樣子呢?你是背后的內容生產商就夠了不是嗎?前提還是你的腿夠勤快,你的腦子夠有想法。

  亞馬遜不是有Kindle嗎,漢王也有電紙書不是嗎,蘋果公司還剛推出了iPad不是嗎?據說,這些玩意將是出版業的未來,不僅是圖書,還包括雜志和報紙,包括一切的紙質媒體。如果真是這樣,為什么這些工具上承載的內容不能繼續被稱為圖書、雜志和報紙呢?當然可以,只要它們的內容屬性沒有變,一切本質的東西就沒有變。

  在這一點上,我們不得不佩服布隆伯格的遠見,至少在2001年,他就寫下了這樣的圖景:

  將來的“報紙”很可能是被印在人造“布”上而不是紙上,“墨水”是隱藏在纖維里的電子晶體管,晶體管接收無線電波顯示出圖片和文字,就像收音機和手機接收信息一樣。但它仍然是報紙,可以隨機讀取,你可以直接檢索到你需要的報道,你可以在第一次沒有讀懂的時候再逐段重讀。它仍然是報紙,有記者去調查、解讀和分析;有編輯去甄選、排序和宣傳;有攝影記者用圖片表達千言萬語;有廣告人員提供的豐富多樣的消費選擇。

  有所不同的是,“我們將來正好可以停止砍樹去制造新聞紙。那些卡車司機和騎單車送報的男孩女孩們在我們大多數人都還沒睡醒的那幾個小時里可以去干別的事情了。”

  如果你對科學、外交、政治、金融、商業感興趣?報紙和雜志還是它們最合適的載體,不管它們是紙做的,還是“電紙”做的。

  去買一個iPad吧。蘋果的喬布斯、亞馬遜的索貝斯,他們看到的未來是和布隆伯格一樣的東西。我們離不開這些科技小玩意,不是因為機器本身,而是機器能給我們帶來的既傳統又新鮮的生活方式。

  改變很困難,我們真正需要的還是那些激蕩人心的內容,既是我們的物質需要,也是我們的精神生活。
數字化時代,報紙應該怎么活下去?這是一個問得不是很清楚的問題。到底是一張新聞紙的形式如何延續,還是紙張背后的新聞從業人員怎么謀生呢?但不管哪個問題,你都可以認定為全是互聯網惹的禍。

  “新聞業不會因為數字化時代的到來而消亡,反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希望,但優質的內容不會是免費的。”新聞集團的默多克現在說這句話,更像是在給自己打氣。

  不過,有一個人要比默多克想得更清楚,更明白,尤其是想在好多年前,行動在好多年以前,他就是布隆伯格。沒錯,這位紐約市的市長先生,剛剛繼續競選連任;沒錯,是他一手創辦了那個叫做彭博的公司,其實還是布隆伯格,譯法不同而已。

  《我是布隆伯格》一書第1版出在1997年,第2版出在2001年,那年9·11之后布隆伯格接替朱利安尼成為了紐約市的市長,這是他一輩子的城市,在所羅門公司他歷練成為成功的投行人士,在彭博他創造了一個金融信息服務集團,在市長位置上他一坐就到了2010年,當然,他的任期還將繼續。

  我們目前看到的《我是布隆伯格》這本中文自傳是該書的2001年版本,講述了2001年之前布隆伯格先生的生意與生活,內容豐富,各取所需。但是,如果你有心將書中他關于傳媒業發展趨勢的思考,以及他在彭博的企業實踐結合起來,就可以找到回答開始那個問題的幾條線索:數字化時代,報紙究竟應該怎么活下去?

  記住,這里沒有最終答案,有的只是線索。

  笨蛋,重要的是內容

  首先需要聲明的是,布隆伯格的確是回答這個問題的權威。

  在他的企業王國中,他嘗試了所有的媒介。彭博的新聞發在數百家報紙上,出版兩份雜志、三份行業簡訊,還有一系列圖書;彭博有網絡實時新聞報道,有通過電話提供的免費金融信息聲訊服務,在火車站和大廈外墻的電子公告牌上還有不斷更新的市場報道;彭博還用多種語言、多種形式為全世界制作電視節目;最重要的是彭博終端機,一個把全球的商業、金融和投資專業人士聯系在一起的設備。

  需要說明的是,以上數據只更新到2001年,2010年的彭博則是一個大得多的企業,一個在金融危機中還不斷掙錢的企業。布隆伯格為什么要搞那么多的媒體?直到2010年,這些媒體生意都還在運營著,并非網絡時代只留一家彭博網站就OK了,要知道,彭博還剛剛收購了老牌商業雜志《商業周刊》。

  在信息與媒介的關系上,布隆伯格是一個不認同大師的人。在傳播學領域里,曾經的大師叫做麥克盧漢,就是他提出了那個著名的“地球村”概念。麥克盧漢認為,媒介就是訊息,因為傳播設備本身比它所要傳播的內容和觀點更重要。當時的麥克盧漢認為電視會消滅廣播和報紙,而今天的“麥克盧漢”則會認為網絡會取代一切。

  與麥克盧漢不同,布隆伯格的看法是,信息就是信息:表現形式的確很重要,但實質內容高于一切。“如果沒有漂亮的式樣或浮華的裝飾,你可能需要花費很長時間才能讓你的新聞報道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然而,在吸引到人們的注意力之后,你只有憑真本事才更有可能生存下去并最終獲勝。”

  布隆伯格的生意采用了可以采用的所有傳播媒介,但這本身并不是他的目標,這些只是手段。他的目的,是通過一切可以使用的手段,傳播他希望傳播的內容,技術會不斷革新傳播形式,但是產品是內容。

  那些因為“網絡非法轉載”而沮喪的紙媒的編輯記者們可以因為布隆伯格的一句話深受鼓舞:“從長期來看,分析深刻、文筆精彩、及時準確的新聞報道才是人們所需要的。”

  我們會發現,尤其在互聯網時代,越專業的記者越能發現獨家新聞,越跑腿的人越能發現鮮活的東西。好的稿件都是跑出來的,“互聯網時代給整理資料帶來了好處,但也毀了一代好記者。”原因在于信息太容易搜集,太容易流于表面,記者開始習慣打電話,習慣空對空。除了腿腳勤快,勤于思考也有它的價值。用布隆伯格的話說:傳播方式變化迅速,但是伴隨著文化的進步,內容的演變比較緩慢,富有創造力的人越來越寶貴。

  “真正能夠讓人們感覺舒服的,是新聞內容所傳達的訊息,而不是傳播媒介。”

  誰為你買單?

  如果重要的是內容,而非傳播形式,關于報紙未來的下一個問題就是:誰會為內容買單。如果一切優質的內容都可以被網絡免費吸取,誰還會非得買一份報紙不可?傳統媒體看到了網絡的強勢,紛紛走上了一條上網的道路。

  讓報紙上網就一切OK了,或者電子報,或者手機報?蘋果手機正式登陸中國大半年來,國內的紙媒已經開始一窩蜂地“上蘋果”了。這樣真能解決問題嗎,難道一網就靈?至少默多克發現沒有,他在買下《華爾街日報》后,相反是讓日報的網絡版免費了。最近,他又再忙活著跟谷歌較勁,因為谷歌太容易幫助人在網上免費搜索到所需的新聞信息了。

  其實,早在10年前,布隆伯格就想清楚了一個問題,“無論采用何種傳播媒介,大多數以電子方式出售信息的公司想要獲得利潤都很難。”原因很簡單,亞當·斯密的供給需求原理在發威。

  我們在報紙上看到的新聞報道千篇一律,同時,我們還可以輕松地從大多數網站上同時看到這些內容。互聯網時代,現實情況是信息垃圾過多,而有價值的信息稀缺,在這個時代所有做紙媒的人都忘記了自己應該做什么,是跑腿而不是抄襲,剩下的只有抱怨。

  “沒有獨特性就意味著供給過多,沒有必需性就意味著需求較少。供給多而需求少就意味著低價格。”

  為此,布隆伯格列舉了一例,很適合于解釋目前國內衛視節目的競爭狀況。他說,大多數電視節目都是以前成功節目的翻版,大多數娛樂節目只是比其他節目或根本沒有節目稍微好一點而已。既然娛樂的定義是不錯但不必需,如果沒有重大的附加價值,觀眾很容易就會找到別的替代選擇:讀書、看別的節目,或者干脆上床睡覺。

  但是,如果電視直播的是一場“泰森對霍利菲爾德的拳王爭霸賽”呢?這種節目直播之后還會按照收看次數繼續計費,那些真正的體育迷們是不會在乎多掏幾次錢的。收費的前提是,你一定要有別人沒有但又非要不可的東西。

  任何突發新聞報道都是這樣的東西,任何有價值的深度調查報道也是,如果你在網絡上看到了這樣的一則內容,點擊開來卻發現只有一點網絡摘要而已,你會毫不猶豫地到報攤上買一份報紙或雜志,不是嗎?前提還是,它真的是你需要的,而其他人又無法替代的東西。

  什么樣的人最不在乎花錢獲得有價值的信息?當然是投資人士對金融信息的需求。布隆伯格就是抓住了這一點,他的公司以每個月上千美元收取信息費用,還是能夠保持增長,沒有人能替代,或者說至少目前沒有人做得更好。

  所以,在中國,小超人李澤楷想做的是一家中國的彭博,而不是做一家中國的《華爾街日報》,有意思的是,與此同時,中國所有的財經類報紙都還在做夢,夢一個中國的《華爾街日報》出來。

  未來的報紙

  重要的是內容,能夠收費的內容是獨家的內容,包括獨家的思想。如果這兩點成立,你管它今后的報紙會是怎么一個樣子呢?你是背后的內容生產商就夠了不是嗎?前提還是你的腿夠勤快,你的腦子夠有想法。

  亞馬遜不是有Kindle嗎,漢王也有電紙書不是嗎,蘋果公司還剛推出了iPad不是嗎?據說,這些玩意將是出版業的未來,不僅是圖書,還包括雜志和報紙,包括一切的紙質媒體。如果真是這樣,為什么這些工具上承載的內容不能繼續被稱為圖書、雜志和報紙呢?當然可以,只要它們的內容屬性沒有變,一切本質的東西就沒有變。

  在這一點上,我們不得不佩服布隆伯格的遠見,至少在2001年,他就寫下了這樣的圖景:

  將來的“報紙”很可能是被印在人造“布”上而不是紙上,“墨水”是隱藏在纖維里的電子晶體管,晶體管接收無線電波顯示出圖片和文字,就像收音機和手機接收信息一樣。但它仍然是報紙,可以隨機讀取,你可以直接檢索到你需要的報道,你可以在第一次沒有讀懂的時候再逐段重讀。它仍然是報紙,有記者去調查、解讀和分析;有編輯去甄選、排序和宣傳;有攝影記者用圖片表達千言萬語;有廣告人員提供的豐富多樣的消費選擇。

  有所不同的是,“我們將來正好可以停止砍樹去制造新聞紙。那些卡車司機和騎單車送報的男孩女孩們在我們大多數人都還沒睡醒的那幾個小時里可以去干別的事情了。”

  如果你對科學、外交、政治、金融、商業感興趣?報紙和雜志還是它們最合適的載體,不管它們是紙做的,還是“電紙”做的。

  去買一個iPad吧。蘋果的喬布斯、亞馬遜的索貝斯,他們看到的未來是和布隆伯格一樣的東西。我們離不開這些科技小玩意,不是因為機器本身,而是機器能給我們帶來的既傳統又新鮮的生活方式。

  改變很困難,我們真正需要的還是那些激蕩人心的內容,既是我們的物質需要,也是我們的精神生活。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新聞:

  未來報紙不再印刷 或將有報無紙?
  
2009年美國報紙廣告收入降至1986年水平
  
個性化報紙首度亮相 報紙內容讀者說了算
分享到: 下一篇:舊年畫價值高達萬元
  • 【我要印】印刷廠與需方印務對接,海量印刷訂單供您任意選擇。
  • 【cpp114】印刷機械、零配件供求信息對接,讓客戶方便找到您。
  • 【我的耗材】采購低于市場價5%-20%的印刷耗材,為您節省成本。
  • 【印東印西】全國領先的印刷品網上采購商城,讓印刷不花錢。